白乳泉為懷遠的名勝之一。由于泉水乳白甜洌而遠近聞名,蘇東坡來游時曾譽為天下第七名泉,加之周圍風景秀麗,為來往游人必至的賞景品茗休憩之所。泉旁建有廟宇,兩側(cè)各有配房,舊稱大仙廟,廟內(nèi)正殿塑有呂洞賓神像,亦稱純陽道院。
1924年(民國十三年)5月間,馬聯(lián)甲(江蘇東海縣人)任安徽省督軍時親自率領(lǐng)一營步兵和大批隨從人員,由蚌埠出發(fā),路經(jīng)懷遠開往毫縣,揚言是去毫縣徹底鏟除所種的鴉片煙苗,人們皆以為馬督軍這一決心禁絕煙毒的行動,于國于民大有益處,值得稱譽。事隔十余日,馬督軍一行勝利完成任務(wù)轉(zhuǎn)回蚌埠,經(jīng)過懷遠時要游覽白乳泉。懷遠縣長劉汝洋急忙在白乳泉大備宴席,親自陪同馬督軍前往飲宴賞景。席間馬對白乳泉周圍景色大加贊美,卻指出房舍不夠?qū)挸?,有些美中不足。當時機敏的白乳泉主持道士王九齡,立即呈上化緣簿請馬督軍隨緣樂助。馬在酒酣耳熱之際,提筆寫了樂捐大洋一千五百元,其他隨從人員和劉縣長等一同附和,也捐了一千元左右。馬并囑道士鳩工備料興建樓房,隨命秘書施俊玉代為題名“望淮樓”三個篆字。白乳泉旁有幸興建了望淮樓,為乳泉名勝增添了色彩。從此,游人登樓遠眺,山光水色,自然景物可以盡收
眼底,令人賞心悅目,也算是馬聯(lián)甲為懷遠做的一點貢獻吧!
事后得知這位禁煙的大員到毫縣虛張聲勢,結(jié)果鴉片一棵未鏟,而是由毫縣縣長暗地疏通馬的秘書,致送馬六十萬銀元。在他滿載毫縣人民血汗而歸,得意洋洋之時,才欺世盜名,慷人民之慨,花了那點錢的。
望淮樓經(jīng)過近七十年的風風雨雨的襲擊,小樓已破舊不堪,屬于危房了。為了安全和適應旅游發(fā)展的需要,經(jīng)懷遠縣委、縣政府研究同意,撥出??钣谝痪虐司拍陮⒗蠘遣鸪?,南移重建,新建的仿古三層樓房凌峙在梅澗之上,比原樓擴大二倍,每年登樓觀景品茗的中外游客達十五萬人左右,真可謂“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!